在資訊安全領域中,針對日常運營中的網路設備的漏洞和弱點進行的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以攻擊者的視角,針對廣泛部署的網絡設備進行了全面的逆向工程和分析。通過一系列非常實際的手段,我們將深入研究該網路設備及其背後的管理機制。手段包括 Flash dump 到韌體分析、分析其硬體架構、並藉此列舉各種硬體攻擊的可實做性,並更進一步對其不限於硬體的攻擊面進行全面分析。
探討此類網路設備的安全的目的是為了解析「此類設備是否安全?」的古老問題。通過完整的研究分析這些網路設備,確保此等設備是真正意義上的安全,並在真正的攻擊者出現之前搶先發現可能被利用的安全漏洞——或者找出防禦的方法,讓買斷這些網路設備的的使用者們能夠真正的擁有這些設備。本研究將探索該網路設備的軟硬體架構、通訊協議、並調查其中是否任何有環節可讓真實世界中那些可運用高成本手段來挖掘漏洞的風險存在。在介紹這些可能性的過程中,我們還將深入探討設備廠商應如何為此類嵌入式設備來做出更好的防禦手段。
近十年的於真實世界中的攻擊事件皆顯示:網路連通設備必須長期暴露在網路上,因此可能成為更複雜的資安手法攻擊的目標。即便吾人堅信此類設備應受到徹底的檢視,但設備商們可能缺乏相關的知識與手段來保護這些設備與其後的管理機制。然而,本研究希望為廠商們拋磚引玉,證明現實世界的攻擊者如何可能對其管理機制或終端設備進行攻擊,且即使對設備沒有深入了解,經驗豐富的攻擊者仍然可以在系統中找到漏洞。
目前於 TXOne Networks 擔任資深漏洞研究員。工作內容與興趣是「打下任何只講0或1的東西」。駭客社群「UCCU Hacker」的長期成員。曾於多個國內外研討會演講過高衝擊性議題。